治附件炎的中药
发布人:成都九龙医院 发布时间:2010-09-23 14:40:15
中药一直以无副作用,且具有良好的调理效果为大多疾病患者所接受,很多朋友在患有疾病后,都要用中药来治疗,那么治附件炎的中药又是什么呢?
附件炎在中医中,多由于湿热下注、气滞血瘀、湿热稽留、湿热邪毒内侵、气机阻滞、血脉瘀阻等致使肝失疏泄、肾不化水、任脉不利、冲脉不固而成。所以治附件炎的中药也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。
1、寒湿凝滞型
治疗该类型的附件炎时,以温阳散寒,活血祛湿为主。取云苓15克,当归、赤芍各12克,没药、艾叶、苍白术、泽兰、红藤各10克,小茴香、川芎、桂枝各9克,干姜6克。水煎服。加减:若带下量多,色白质稀,加用肉豆蔻、白果各10克以温肾止带。若腰酸痛明显,加川断20克,杜仲10克,以益肾强腰。
2、湿热下注型
对该类型的附件炎治以清热利湿为主。取猪苓、车前子(包)、赤芍各12克,黄柏、牛膝、丹皮、苍术各10克,泽泻、茵陈各6克。加减:若腹痛明显,加用元胡、川楝子各10克,以行气止痛;若纳差便溏可改苍术为炒白术10克,加生苡仁20克,云苓18克,以健脾祛湿。
3、瘀热互结型
对该类型的附件炎以活血化瘀,清热解毒为主,用败酱草20克,当归、元胡、酒大黄、赤芍、桃仁各15克,香附12克。水煎服。加减:若小腹刺痛明显,加用乳香、没药各10克以化瘀止血;小腹胀痛明显者,加用川楝子、枳壳各10克以行气止痛;若经量少,色暗有块,加用益母草20克活血化瘀。若白带量多、色黄,加用茵陈15克,泽泻12克以清利湿热。
以上就是对治附件炎的中药的相关介绍,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附件炎的信息,可与本网站上的联系。
附件炎在中医中,多由于湿热下注、气滞血瘀、湿热稽留、湿热邪毒内侵、气机阻滞、血脉瘀阻等致使肝失疏泄、肾不化水、任脉不利、冲脉不固而成。所以治附件炎的中药也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。
1、寒湿凝滞型
治疗该类型的附件炎时,以温阳散寒,活血祛湿为主。取云苓15克,当归、赤芍各12克,没药、艾叶、苍白术、泽兰、红藤各10克,小茴香、川芎、桂枝各9克,干姜6克。水煎服。加减:若带下量多,色白质稀,加用肉豆蔻、白果各10克以温肾止带。若腰酸痛明显,加川断20克,杜仲10克,以益肾强腰。
2、湿热下注型
对该类型的附件炎治以清热利湿为主。取猪苓、车前子(包)、赤芍各12克,黄柏、牛膝、丹皮、苍术各10克,泽泻、茵陈各6克。加减:若腹痛明显,加用元胡、川楝子各10克,以行气止痛;若纳差便溏可改苍术为炒白术10克,加生苡仁20克,云苓18克,以健脾祛湿。
3、瘀热互结型
对该类型的附件炎以活血化瘀,清热解毒为主,用败酱草20克,当归、元胡、酒大黄、赤芍、桃仁各15克,香附12克。水煎服。加减:若小腹刺痛明显,加用乳香、没药各10克以化瘀止血;小腹胀痛明显者,加用川楝子、枳壳各10克以行气止痛;若经量少,色暗有块,加用益母草20克活血化瘀。若白带量多、色黄,加用茵陈15克,泽泻12克以清利湿热。
以上就是对治附件炎的中药的相关介绍,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附件炎的信息,可与本网站上的联系。
相关新闻
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